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媒体聚焦
中国网3月6日讯 春节刚过,行走在广元昭化区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已是一片繁忙景象,10多台机械挥动着长臂,正在为园区主干道路面铺设作最后的前处理工作;不远处数十名群众或挥舞着锄头平整土地、或蹲在地面栽植新苗、或几人合力抬着水管浇灌树苗……忙的不亦乐乎。桃博园里去年冬天新栽的桃树已结起了花骨朵,含苞待放。
昔日,种一葫芦收一瓢的贫瘠田地,如今山、水、林、田、路高标准综合配套的现代农业园区已悄然成形;昔日,不产粮不产果的荒山秃岭,即将成为农民发财致富的“金山银岭”;昔日,看天吃饭的老百姓,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走上一条脱贫奔康的致富路。
站在临港现代农业园区的高处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里,连接成片的良田中,大片新栽的猕猴桃、翠桃等特色水果树整齐划一,一眼望不到尽头;新铺设的水泥路蜿蜒至每一个小园区、每一户农家……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的铿锵脚步。
筑巢引凤,园区发展“春风”扑面
据悉,临港现代农业园区总投资2.3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亿元,重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基础设施的“强筋健骨”,吸引了7家省内外农业企业在此“生根发芽”,招商引资金额达到0.86亿元。
“选择在该园区投资,主要是看中这里的水利资源、环境资源、区位交通资源、旅游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面对园区的发展,业主张安信心十足地说,“因为农业资源优势明显,未来发展大有可观。”
正如张安所说,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地处三江新区西部地带,与红岩港区现代综合服务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呈三角区域,并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加上西成高铁的开通,旅游资源凸显;园区内乡道、村道、产业道路网体系基本建成,国道、省道穿园而过,区位优势凸显;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春迟、夏长、秋凉、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环境资源优势明显;园区嘉陵江水域随山势环绕,有何家坝水库、山岔河水库、青春水库,水利资源十分充足,水利资源优势明显。
据悉,临港现代农业园区自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通过一年的努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得以夯实、公共服务短板得以补齐、生态体系得以重构,这给昔日萧条的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园区已建成不同类型的产业园15个,土、田、林、路、水、电力、通信“七网”设施全面配套;新建和改造民居890户,建成新村聚居点26个;新建园区融合大党委公共服务中心1个、扩建“1+6”村级党群服务中心6个,科、教、文、卫、广、社保等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步建成休闲农业景区2个、新型农村社区2个,并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村1个、市级法治扶贫示范村1个。
规划引领,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新样板
说起昭化的特色水果——“紫云猕猴桃”,那是家喻户晓。在每年举办的紫云猕猴桃采摘节上,总是能吸引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在2017年的猕猴桃采摘节上,昭化区紫云乡紫云村村民冯开银可谓收获颇丰,一天的时间就卖了5000多元。一位游客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紫云猕猴桃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出。”
临港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发展以紫云猕猴桃为主的各类小水果1.2万亩、以肉羊为主的生态养殖小区3个1.2万平米。该园区也将成为昭化打造“南北交界花果山”的重要抓手,园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打造农业主题公园,同时集农业生产赏花、观光采摘、民宿餐饮等于一体。未来,这里将是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3—5月天天有花看,6—9月,天天有果品,并将于2019年起举办一年一度的赏花会、采摘节“一会一节”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到此赏花、体验采摘等。
“这个山坡原来只能生长荒草,如今却种植着数千亩的猕猴桃。”正在园区务工的农户翟枝兵向记者热情的比划着,“所见之处,都是我们的特色水果园,我希望以后园区的面积会更宽、更广。”
“在建园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园,再‘反租倒包’给企业(业主)或农户,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将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指标经占补平衡后,统筹用于园区建设;通过‘一户多宅’清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包装成‘增减挂钩项目’,统筹用于园区发展,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践行绿色发展之路。”昭化区园区办主任翟金生介绍。
另据了解,由于昭化处于南北气候交汇过渡区,在我国,该区水果出产期比南方晚一个月、比北方早一个月,在国际市场中,我国猕猴桃的上市时间一般为9月至次年5月,新西兰等国家猕猴桃上市时间为5月至11月,这样就有效地补充了南北方、国内外水果供给时间空档,独具市场前景。
对于园区的建设规划,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广元市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多次放弃周末休息,深入园区作了专题调研指导。他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要按照“可持续、可示范、可辐射、可提升”的要求,精细化做好每一项工作,高标准建好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同时要大力提升园区内涵,把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示范园区,提升全区农业产业的特色、规模和档次。
脱贫攻坚,园区焕发勃勃生机
在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昭化在推进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又将如何让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昭化将大力培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亮点,让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尽可能辐射周边地带,充分持续释放红利,显现溢出效应。”昭化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给出了答案。
这不,家住朝阳乡灯杆村贫困户刘开寿便充分享受到了园区建设带来的红利。
“我们家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啥也不用操心,一年土地租金净收入就是2000多元,加上我们两口子都在园区务工,一个月收入也有两千多,这样算下来一年收入大概在2万元左右,脱贫奔康完全不是问题。”实现了家门口致富,刘开寿非常高兴。
说起原来的收入,刘开寿直摇头,“种植小麦、水稻只能糊口,哪能和现在的收入相比。”
除了贫困户外,非贫困户也同样享受到了园区建设带来的红利。
“土地流转7.5亩,一年能收入2250元,去年,家属给施工队做饭,收入了2万多元。”刘加生掰起手指高兴的向记者算起了账。“我正在筹备开一家农家乐,等桃花开了、猕猴桃成熟了,能向游客奉上特色地道的农家菜。”
“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三金增收、代种代养、土地托管等利益联结机制在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昭化区将大力引导、支持广大群众通过入股、务工、办农家乐等形式充分融入产业,充分享受园区建设带来的红利。
昭化区委农工委主任申华峰介绍,临港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助推当地群众脱贫奔康,覆盖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预计在园区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农业融合产值1.5亿元左右,常年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800余人,人均年增收可望达1500元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产业带动是关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毫不夸张地说,临港现代农业园区的落地建设,将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从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一步跨越到高科技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来自昭化区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梁冬一语中的。
近年来,昭化区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非贫困户结成利益联结机制,创造了多种扶贫开发模式,让贫困户更多地分享了产业链条上的增值收益,促进贫困地区农户的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的贫困人口达14657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打造临港现代农业园区,天时、地利、人和。园区建设不仅助推了当地脱贫奔康的脚步,更加快了当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步伐,未来定将成为展示昭化新农村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广元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建生 杨黎明 吴纹锋)
广元昭化:临港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焕发生机上一篇:广元市苍溪县青龙现代农业综合园区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解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详细]
2025年03月20日05:43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日,今年[详细]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题: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详细]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详细]
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于5月18日在杭州开幕。应本届茶博[详细]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青年力量 廉思 2023年05月03日08:32来源[详细]
6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在广元市青川县[详细]
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开幕 何树平讲话 董里杨凯蔡邦银到会祝贺[详细]
12月5日至6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市苍溪县[详细]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常钦)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详细]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何树平主持开幕会并宣布开幕 董里作[详细]
川浙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又有新动作。7月26日,四川省农业厅和[详细]
【观点摘要】 《意见》提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市场、标[详细]
王菲在督导调研脱贫攻坚等工作时强调 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详细]
6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在广元市青川县[详细]
新华社评论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详细]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详细]
2019年7月19日(周五)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详细]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人民观点) 不断深化对党的[详细]
港澳同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 本报记者 冯学知 陈 然 富子梅[详细]
2025年03月20日05:43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日,今年[详细]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张千千、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详细]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解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详细]
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6月15日(周五)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详细]
会议部署很具体,满满的干货。1月2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详细]
耕机的隆隆声打破田野的寂静,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园、户办小[详细]